学习田国强教授文章,坚持三不放水,打造优良锦城学风
金融系:优化教学计划、加强过程管理、细化考核指标、提高教育管理质量
本报记者 宣景容 甘雨丝 通讯员 刘学锋
编者按:自邹广严校长提出“从严治校、三不放水”以来,金融系全体师生员工努力学习,狠抓教学过程管理,落实各项制度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金融系的学风系风进一步好转。
在第十二周金融系全系例会上,所有教职员工人手一册第46期锦城活页文选《关于改善学风、教风的建议》。金融系党总支书记兼副系主任吴肇庆在例会上做了说明:要求全系教职员工要认真学习《关于改善学风、教风的建议》的内容,结合学校定位、金融系人才培养特色、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充分学习研究并制定措施,进一步领会学院精神并落实到教学、管理的具体工作中。注重严格的过程管理,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经世致用的应用型人才。
会后,金融系各教研室、办公室、教务科、学生科积极配合,加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入到宿舍、课堂、实验室了解学生,要围绕学院中心思想加强和改善制度管理,规范学生行为,帮助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各教研室进行了系统深入地讨论,并按照"三不放水"的要求,针对教学管理尤其是课堂管理和学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下就是各专职教师的学习心得体会。
魏旭辉: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促进学风转变
在学院推进教学改革之际读到上海财经大学田国强教师关于改善学风和教风的建议,受益颇多。经常有学生提问该如何安排大学阶段的学习,还有同学说感觉学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每当此时,总会有些难过。作为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总是希望把最新的学科知识告诉学生,希望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可是效果往往差强人意,以前总觉得学生不够努力,布置的课后作业和拓展阅读很少有学生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即使一些比较积极的同学也只是简单的搜索一下并不能达到深入学习的效果,问其原因的时候,答案竟然是“不知道怎么查资料”。而因为课时的原因,在专业课授课的时候又不可能用大量的时间教学生如何去查阅资料,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到有用的部分,只能大概告诉学生要点,希望他们能在课后的时间去摸索一下,结果就这样不了了之。曾经我也很苦恼,觉得是学生主动性不够的原因。在读了田教授的文章之后,我忽然发现,之前的想法可能是错的。我认为大学生应该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可是忽略了学生在中小学教育养成的被动性习惯。按照经济学“理性人”的假设,人们总是会选择成本最低效用最高的方法。而对于学生,显然他们也是理性人,当老师没有硬性规定的时候,当拓展阅读与期末成绩没有挂钩的时候,惰性就会占据上风,这一点确实不应该过多的苛责学生。而好的学风需要好的教风来引导,老师足够严谨认真,学生就不敢偷懒。反思在自己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的过程中,田教授提到了六点改进教风学风的措施,其中大部分都有实施,可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多地期望了学生的主动性,仅仅对学生进行言语的引导,收到的效果不理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下,对学生课后的实践要求会更多,改善学风,就应先改进教风,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督促作用,让学生从“在压力下学习”,慢慢进步,变成“在惯性下学习”。
蒋月婷: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从改善教风入手逐步改善学风
田国强教授在《关于改善学风、教风的建议》中提到,在很大程度上,学风取决于教风,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如果一个教师充满激情,那么他的学生也能保持旺盛的学习干劲;如果一个教师严谨治学、精心育人,那么他的学生也会变得认真负责;如果一个教师刻苦专研、务实创新,那么他的学生也会努力学习。教风深刻影响着学风,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改善教风首先要改善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不应该仅限于要求自己教学过程不出错,还应该要求自己的教学态度充满热情,教学方式富于创新,教学内容涉及前沿知识。
改善教风其次要改善教师的教学理念。经国内外教育专家研究发现“放羊式”教学不适用于本科教育。大多数学生在小学中学都是被动学习的,如果到了大学突然被“放羊”了,那么这些学生在没有外力监督的情况下,不仅不会利用自由时间主动学习,而且还会放任自己,沉迷于电视剧、游戏当中。
改善教风最后要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在教学当中加入期中考试、课堂测验、课后作业、课程论文、阅读报告等各种方式,牢固学习内容,充斥学生的时间,让学生更多的投身到学习当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获得更多知识,取得更大成就。
刘敏:以教风促学风:让教师成为学风建设的主导力量
田国强教授在文中深刻指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营造良好学风,结合邹院长提出的“锦城课堂大于天”的观念及我系实际情况,我认为教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风的好坏,因此抓好教风建设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关键。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如何为营造良好的教风贡献一份力量,要从两方面努力:
1、自我管理——以教为乐 点燃激情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其世界观、价值观及其言行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仅仅把教学当作自己的工作,为完成任务而教学,那么上课就会少了一份发自内心的激情。自我管理强调改变教师上课的心态,从被动为完成任务而教学,转变为主动为快乐而教学。教师热爱教学,热爱讲台,那么站上讲台必然激情四射,这样的激情必将照射到学生的心中,带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以教风促学风的效果。
2、教学管理——以学为乐 激发兴趣
我国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成功的最大秘诀是兴趣”,是的,兴趣也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兴趣,学习就会缺乏动力,只能是被动甚至厌学。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就会以学为乐,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不仅课堂上学习,课外还会自主学习。因此能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的教学才是优秀的教学,这比教授多少理论知识和推导多少数学模型更有价值。
蒋志平:也谈大学生的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
学习田国强教授关于改善大学学风、教风建议的文章后,引发了我们这些锦城学院一线教师的深入思考,结合我个人十余年来的高校一线教学体会,我想特别针对大学生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谈如下两点看法:
1、被动学习并不代表消极学习,主动学习也并非意味着积极学习。现实中很多人一提到让学生被动学习,就认为是学生的一种消极学习态度,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至少忽略了现实,这一点我个人非常同意田国强教授的分析,对大学校园中的本科生,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不具备主动学习的自觉性的,这种情况下由老师来安排布置必要的任务,表明上看学生是被动的学习,甚至部分学生还难以理解,但学生却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2、过分强调大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是教师推脱责任的一种表现。学生的被动学习与教师的主动教学是一种正向比例关系,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会特别重视教学过程,从而增加学生被动学习的内容和强度,但同时也会大幅度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而如果教师以“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应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为理由,他们就会更多地选择教学中的放羊状态,而且会为此找到一些冠冕的理由。这一现象在当前各个高校中普遍存在,高校对教师考核的软性指标也决定了教师激励机制中“逆向选择”现象的存在。所以,改革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是鼓励教师从严执教的一个必要条件。
何周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让学生有兴趣学,积极主动去学,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作为老师应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1、加强对专业领域知识的介绍和拓展。让学生更好的自己认识所学专业,从而科学规划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
2、加强学习过程辅导和答疑。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老师利用课间、网络等方式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增强信心。
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通过引入热点问题、案例,提问等具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习积极去思考问题,逐步改善自身的学习方法。
4、加强过程管理。格课堂纪律和出勤,让学生更好投入课堂,同时重视过程考核,通过小测验、作业、期中考试等形式,了解最新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进行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能充分掌握所学知识。
5、积极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教学课程中,老师通过推荐相关优秀书籍、进行热点经济问题调查、科学研究等形式,充实到教学过程中,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
陈薇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了美国教育部关于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和田国强教授关于改善教风学风的文章后,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对于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老师需要坚持“三不放水”,严格课堂要求和管理,及时公正的进行评价和反馈外,还需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好知者”。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成功,并让自己在各种不同的学习中有可能获得这种机会,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在自身进步中体验成功的喜悦,确立自我参照标准,从自身变化中认识自己的能力。要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要增强学生的自我有效感,要让自己觉得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认为自己的能力可以提高。在动机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是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念,能力信念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
郑晓曦:完善的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读罢学院《锦城活页文选》中关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感触颇深。近几年国内大学生就业形势实属严峻,并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实现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是每位高校教育从业者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以下是笔者针对这一问题的一些粗浅想法和建议:
首先,高校应该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基础性的指导服务工作,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同时还应优化教育理念和完善培养机制。其次,高校教师在日常课程的传授过程中,除了传播书本知识,还应当时刻注意引导学生形成端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再次,大学生自身也应正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考取含金量较高的相关证书以及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等等,以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站稳脚跟并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林莉苹:规范教学秩序,强化过程管理,打造一流课堂
田国强教授改善学风、教风的建议书道出了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对学生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导致学风和教学质量日益下降。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高校里的自由不是无所追求、无所事事的自由,而是在实现大学教育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进步的自由。田教授也指出,大部分中国学生还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风气,因此需要严格的教学和管理制度进行引导和规范。
要发扬优良的教风和学风,首先应规范教学秩序,强化管理标准。这样,教师的教学活动就有章可循,教学效果的考核也有据可依。例如已经并正在执行的“三不放水”、“教学过程管理”等各项制度,这都是非常好的秩序规范。我系根据这些要求制定了具体的考核标准,将各项要求细化。例如:教学大纲的规范化和提前公布、教学过程中互动频次、作业量和批阅量等指标已经具体细化成考核每位任课教师的标准。
要发扬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其次应强化过程管理、落实具体行动。再好的制度没有落实于具体行动都是一纸空文。因此“践行”才是重心。每位任课教师在量化指标的督促和约束下,需将这些指标转换成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管理行动。例如加强课堂管理、严肃课堂纪律,严格执行考勤,对于课堂上打瞌睡和玩手机的学生及时提醒,不改者采取课堂表现扣分等方式。
要发扬优良的教风和学风,还要教师以身作则,打造一流课堂。为人师者,在于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关注前沿理论,关注热点时事,关注新生事物,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体现出来,如此才能给我们的学生良好的示范;此外,作为教师还应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关注学生兴趣点,与学生良好互动,打造出富有生机和学习活力的大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