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教学科研

关于大学班委队伍建设探讨
来源: 发布日期:2013/04/16 点击量: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在进入大学的12年学习中,这期间最大特点为以高考为目标,除学习外,其他事情都由父母包办。到了大学后,对学习成绩更多在于学生自身对学习的重视,学生对未来发展缺乏实际、客观的了解和认识,紧迫感不强,再加上学生此阶段远离父母,更多的需要自己去安排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这就提出了一个挑战。怎样将学生的活力、热情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和在大学阶段更主动学习和锻炼。这时一个强有力的班委在这中间有着重要作用。

通常情况下我国小学、初中、高中的班委组建方式更多根据工作分工设立,设为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等等。在这期间学生在校期间更多是满天的课程学习,业余时间相对较少,课外有父母对学生的关心和照顾,这种班委组建形式能满足这期间需要,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内容与之前的内容不同,所以组建大学班委时应考虑相关情况。

为此,借鉴各方经验和自己工作过程的体会,在12级金融学专业班委建设中,在原先根据工作内容分工所设立的各委员模式上,再试组建“班长+组长”的模式。组内由一个组长和7-10名组员组成,一个班级由一个班长和7个组长组成。

(1)课堂出勤方面,由于上课班级人数较多,无论学生还是老师点名所费时间太多,不利于课堂教学,为此,由组长将成员到课情况单独发给各班学习委员,既不影响正常上课,又对上课情况准确了解。

(2)结合上课到勤情况,由组长深入了解缺课原因,鼓励主动关心帮助组员,若组长解决不了的,则向辅导老师汇报,及时沟通解决。这样可以细致了解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解决老师所带学生较多,不能一一、及时了解信息所产生的问题。

(3)结合学工部的“目标与行动”,组员根据自身情况设定出目标,制出具体行动步骤,然后由组长通过侧面了解或主动与组员沟通,了解进度情况,对过程中的问题,相互商讨解决,一方面促进了组内同学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提高成员在目标与行动过程中效率。

(4)课外活动锻炼方面,开展班级活动因人数多,所需条件较难,次数有限。分组形式下,人数相对较少,开展如体育锻炼、户外活动、学习生活交流等活动中相对容易,对丰富同学课外活动有积极促进作用。

同时,这种“班长+组长”模式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1)组长因考虑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碍于面子,不能准确汇报组员学习、生活情况,导致收集的信息不真实,而让该工作流于形式。

(2)组长自身积极性不高,对工作认真程度和负责度不够,也会导致工作开展过程中不能深入,而影响到组内所以成员,同时还有可能影响其他组长的工作。

为此,针对以上问题,考虑到组长的重要性,设立相应完善的奖惩制度,对工作积极负责的组长予以奖励,如:一学期后对各组成员的学习成绩、课外活动等方面进行评比,评选优秀组长,不负责的予以更换等措施;若组长管理过程中,针对一些组员不够配合等情况,则对各类情况进行分类,组长间相互交流和沟通,共同探讨寻求相应解决办法。

何周理

上一条:《货币银行学》
下一条: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版权所有 © 2005-2021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0035351号-2川公网安备 510124020003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