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生活中的暴力沟通非常常见,人们经常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他人进行评判,一味地比较,威胁他人,以不得不为幌子来回避责任,造成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这种创伤甚至比肉体上的伤害更加痛苦。
在这个空闲的寒假中我阅读了马歇尔·卢森堡写的《非暴力沟通》这一本书,书中运用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列举了大量的案例来教导我们如何避免出口成伤。
首先,非暴力沟通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观察、表达、需要和请求。在很多时候我们说的话往往没有取得想要的结果,十有八九是因为我们的表达方式不对。如果从刚开始的谈话中就加上自己的主观判断与情绪,对方很可能不愿意对你展开心扉,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学会正确评论和观察是很重要的一点。
其次,批评中往往暗含了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是表达了我们为了满足自己时的需要。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很可能获得申辩或反击;相反,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就比较可能获得到积极的回应。比如说我觉得你很差和说我希望你努力变好,这两句话带来的效果就是不一样的。学会直接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是顾左右而言他。
然后,我们也要学会倾听,放下己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到对方。在安慰或提议前,应先看对方是否需要你的帮助。当然,我们也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每个人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失误揭示出我们的局限性,并引导我们快速成长。
最后,我们要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愤怒。愤怒其实是由于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他的核心就是尚未满足的需要,有时换位思考一下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愤怒可能就会默默的消失了。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在慢慢改善自己与其他人的沟通方式,对于在与其他人沟通中出现的一些暴力沟通,也能够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原因,及时用到所学的知识,使自己的内心更加平和、坚定,学会感恩,学会爱自己。非暴力沟通,需要时间来实践。
20级金融学 石颖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过去的永远不会消逝,它甚至从未过去!总有些东西会在生命最深处,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震惊、恐惧,震撼心灵,看完《当你像鸟飞向你的山》这本书真的需要深呼吸去平复。没去过美国,对美国不了解。真的很难想象在80年代的美国会有这样一群人。几次翻看作者介绍,确认作者是1986年生。一本自传体小说,好像一部凶险环生的恐怖片。阅读过程中,心里跟着一阵阵悸动。时而全身颤抖,时而伤心哭泣。随时断腿,随时被焚,作者的经历简直可以用触目惊心,闻所未闻来形容。
这本自传小说讲述是美国作家塔拉 韦斯特弗前半生的真实经历。她与兄弟姐姐父母一起生活在爱达荷州的山区,在17岁之前从未上过学,每天与哥哥父亲一起拆解废料,帮母亲调制精油,每天囤积食品生活资料以防末日来临,并且按照父母所灌输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生活下去。这本书中描述的原生家庭极度扭曲,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但是作者却一步步通过学校教育重拾自我,打破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束缚,最终找到心中的那座山。
喜欢书中提到的教育观点“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
”最喜欢的篇尾,心理重建,心灵成长。“当我彻底接受了自己的决定,不再为旧冤耿耿于怀,不再将他的罪过与我的罪过权衡比较时,我终于脱了负罪感。我完全不再为父亲考虑。我学会为了我自己而接受自己的决定,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他。国为我需要如此,而不是他罪有应得。这是我爱他的唯一方式。”
20级金融学 张婉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书心得
这本书是我最近很喜欢的书之一,非常励志,治愈。 看完这本书不仅让人深刻地懂得教育的意义。而且让我有了想要重塑自己的勇气。出身的好坏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原生家庭的影响也无法忽视,如果改变不了家庭,那就自己做出改变吧,人要自己成全自己!
如果读这本书不去了解它的写作背景,那么书中所描述的—关于作者塔拉的真实经定,你一定会认为它荒诞至极,塔拉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山区,父亲经营着一座废料厂,母亲是草药师兼助产士,家中有七个孩子,但却都没有出生证明。他们不信任政府,不让孩子上学,他们笃信世界将要灭亡,没日没夜地储藏良食、汽油和枪支弹药,同时制作了很多桃子罐头确保世界停摆之后他们的日常生活。父亲偏执而强势,母亲隐忍顺从,在父亲极端思想的带领下,一家人几度陷入危险:擦伤、淤青、车祸…每当读到这样的情节,我都感觉某个人好像下一秒就要完蛋了,这样严重的情况下也从不会去医院,仅靠母亲制作的草药恢复--他们将体会苦难视为一种赐福。
认真备考的三哥泰勒真正让她萌生了上学的想法,她觉得可以通过学习奔向自由,翻过这座山去到外面的世界,所以她开始利用空余时间偷偷学习,不管父亲的阻挠,最终拿到了大学的入学通知书。然而那个她从未见过的世界并没有那么美好,她的世界观是扭曲的,认知也是局限的。给她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未能获得家人的理解与保护,除了她的三哥泰勒,才得以使她勇于选择她认为正确的方向,用教育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教育重新定义了她曾经生活的世界,她决定尝试过正常人的生活,慢慢接受、适应和融入新的世界,获取新的思维,不断习惯新生活,与旧世界告别。很喜欢塔拉在封面说的一段话:教育意味着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将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应是同理心的深化和视野的开湖。每个人面前都有一座大山,有人在山脚仰望,有人在山腰徘徊,有人停在去往出顶的路上,有人在山的那边遇见了新的山…希望我们都能活得像鸟儿一样,有勇气和爱飞往我们自己要到的那座山。最后以书中的一句话结尾:“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的因素来自你的内心。”
20级金融学 刘悦
、
《追风筝的人》
读书笔记在阶级社会里,人一出生便是不平等的。阿米尔一出生便是少爷,理所应当的地享有荣誉,财产和来自一切亲朋好友的尊敬,恭维,而哈桑只能是少爷忠实的仆人,并且天生兔唇,奴性观念深入内心。就像他的爸爸哈里一样是阿米尔爸爸的仆人,他们是朋友,但更是主仆。阿米尔开口的第一个词是“爸爸”,而哈桑开口的第一个词却是“阿米尔”。这让我难过,每个人开口的第一个词不应当为自我的至亲吗?
有优越性的阿米尔不止一次捉弄哈桑,用文盲来讽刺哈桑,甚至让哈桑吃土来证明对自我的忠诚。其实,阿米尔的并没有这么强势,甚至有点懦弱。他嫉妒哈桑,只能经过这种伎俩泄泄私愤,因为父亲不仅仅爱着他,还爱着哈桑,哈桑的每一次生日他都不会忘,有什么好事总想着哈桑。哈桑是那样勇敢,善良,淳朴,甚至当你跟他说话时,就感觉自我是个大骗子。阿米尔偶然间听到父亲说:“一个不肯为父母挺身而出的人,长大后必然是懦弱的,要不是我亲眼看见他从他母亲肚子出来,我真不敢相信他是我儿子。”当然,阿米尔的心被刺痛了。谁不想拥有一份独一无二的爱啊!在风筝节那天,为了唤回父亲只爱他的机会,他买了风筝,干掉一个又一个的对手,如他所愿,他拿了第一。可是要把风筝追回来,他才算真正的第一,哈桑就是那个追风筝的人。一向到天黑,他在一个死胡同里找的了被一帮混混欺负的哈桑,条件是仅有把追到的风筝交出来,才能幸免于难,哈桑却誓死捍卫。阿米尔内心的懦弱跳出来了,尽管每次他有难,哈桑总是挺身而出,他不一样,他怕,最终他退缩了,默默地离开了那个地方。哈桑拖着风筝,黑色的血地在雪地,刺眼之极。阿米尔有意无意地轻描淡写。
阿米尔,你以为哈桑没有看见不远处的你吗?你也真是懦弱啊!你为了逃避自我的愧疚,把自我的钱和手表压在哈桑床下,以盗窃之罪撵跑了他。你每晚夜不能寐,悔恨着遗忘着,那张温驯的脸却始终挥之不去。
因恶通向善,是你的救赎。其实哈桑是你同父异母的兄弟,他的儿子在你的故国。你从美国回来了,那凋颓的断壁残垣不是你小时候的故乡。你冒着被大兵杀死的危险见到了哈桑的儿子。在决斗中,你肋骨断裂,人中裂开,肺被刺穿,就连结实都被打了出来。你却大笑,内心无比舒畅,你的愧疚最终有地方发泄了。还记得你用石榴击打哈桑,让他来缓解你的愧疚,哈桑却将石榴砸向自我的脑袋,石榴汁像血液一样从哈桑脑袋滴下,又是一阵刺痛。最终,你收养了哈桑的儿子,你的风筝追到了。
血淋淋的情节直击人性,“懦弱”,“自私”,“逃避”这些字眼都是我们所厌恶的,但它们又时常出此刻我们身上。或许每个人都有罪,他那么不愿让人言说,因为懦弱,因为嫉妒,因为要保护自我。不言,尘封过去是大多数人都会做的。中国的荀子有性恶伦一说,人之初,性本恶。懦弱或许是我们的天性,没能保护我们应当保护的人,确实是一种罪恶。由恶向善,追寻完美,追寻内心的风筝是我们应当做的。你忍心看到一个纯洁无暇的人对你说着:“为你,千千万万遍。”当他遭难时,你却袖手旁观吗?在道德与利益的博弈之间,你又会如何选择呢?
赎罪,是西方人的信仰,但中国人也应借鉴。我愿以赤子之心挽回被我伤害伤害之人受伤的心,似春日里第一片雪花融化,渐渐春回大地,追回儿时那遥远的,完美的回忆,让那风筝在我心头一向飞翔。
20级金融学 黄家驹
读《西点军校》有感
对于《西点军校》这本书,读完以后一直给我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它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缺乏勇气,缺乏毅力,缺乏信心,我总是期待着好运会跟自己不期而遇,但等了快二十年,我依旧是我,并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的改变。而这本书,不仅让我开始审视自己,也让我开始不断鞭策自己。
《西点军校》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丁点儿,你若是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很多,你若丢掉了勇气,你就把一切都丢掉了。”看来,人不能守株待兔,成功的筹码源于一直惊慌的兔子,计算一下成功的概率几乎小于百万分之一,所以守株待兔我们就能成功吗?为什么我们不能拾起生活的勇气,拿起猎枪,成为一名猎人,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与其被动地等待着,不如主动出击,手持猎枪的我们即便打不中兔子,起码也能够制造出惊慌的兔子,进而提高自己成功的概率。我不禁为自己常年来一直被动的等待而感到不安与不适,成功者不会等待时机成熟,只要你相信是对的,就勇敢去尝试,那样才会有机会与成功不期而遇。
从《西点军校》的很多经典实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正确看待工作任务,明白学校或者组织上级给你安排的工作是你的职责和使命,是端正工作态度,干好工作的前提。一个真正有职责心的人,不会推卸责任,而会始终秉持着爱岗敬业的理念,不放过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才有可能尽善尽美。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热爱本职工作。虽然在人的一生中,有无数次选取职业的机会,但是在某一个阶段,也许那份工作并不称心如意,但是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应该全力以赴,全身心地去热爱它、适应他、做好它。职责无论大小,其中都必然包含着无数点点滴滴的小事,工作中,如果我们只抓住了主要环节,而忽视了那些小事儿,或者说不屑于去处理工作中的细节,必定会导致整项工作的失败。能够说,工作中无小事,每一项工作都是由一件件看似简单又不足挂齿,实际上可能会影响全局的小事构成的。
拾起勇气,迎接自己的未来,做好每一件事,是我们升华的过程。终生拼搏,只要还有一丝立足的气息尚存,我们都要发奋进去,不能放下。如此,回头驻足观望才不会后悔,每一步脚印上都镌刻着拼搏与奋斗。我们吾辈中华儿女所登之巅,道中定是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须要我们日积月累,磅礴并路,及其上必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五彩灵幻,红光摇承!
20级金融学 柳思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