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教学科研

《货币银行学》
来源: 发布日期:2013/09/10 点击量: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

学时:3

二、课程的学习目的及总体要求

货币银行学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属于宏观经济学范畴。它

的先修课程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认识货币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

用,以及加强金融工作对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弄清货币、信用、银行、金融的

基本范畴;掌握货币金融的基本理论与资金运动的基本规律;熟悉银行、金融的

基本业务知识和技能。

从教的一面看,教师要系统地、完整地介绍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核心知

识,采用案例导学和启发式的教授模式,并强调讲授内容一定的前瞻性。从学的

一面看,学生学习该门课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货币银行理论去分析现

实中的金融经济问题,并不断更新、充实所学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同时,教学要密切关注金融经济改革与发展变化情况,力求师生互动,

相互交流、探讨,使教学相长。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货币(6学时)

(1) 教学主要内容

货币的性质和职能;货币本位制度的类型;信用货币的特征;

真实资产与金融资产的关系;货币的变动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2) 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货币源于交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存在形式是不

断发展变化的;信用货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本位制度的发

展历程;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章信用(6学时)

(1)教学主要内容

信用的要素;高利贷的特征;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民

间信用、消费信用的含义、形式及作用;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利率市

场化的含义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2)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信用的含义;信用的产生和发展;高利贷信用与资本主义信用的

区别;信用形式的划分;利息的含义及作用;利率的表示方法与计息的

方法。

第三章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3学时)

(1)教学主要内容

金融体系的模式;银行金融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金融

机构的监管模式;我国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现行的银行与非银

行金融机构的构成。

(2)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金融体系几种模式的优劣;金融体系的功能;银行金融机构的

种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政策性银行的含义和职能;合业经

营、分业经营与合业管理、分业管理的优劣。

第四章金融市场(3学时)

(1)教学主要内容

资金融通的方式;金融市场的含义和类型;金融市场的构成

要素;金融中介的功能;金融工具的种类。

(2)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含义与两种效能比较;金融交易主体

在金融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子市场;股

票的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债券市场的种类。

第五章商业银行(6学时)

(1) 教学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产生发展的历程;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和类型;商业

银行的业务;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

原理。

(2) 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商业银行的职能;资本金的构成;负债业务的种类;贷款的种

类及其管理;票据贴现的含义;证券投资的目的;表外业务的含义

和特点;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内容;存款

货币、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基础货币等概念的含义。

第六章中央银行(3学时)

(1) 教学主要内容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各国中央

银行制度比较;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我国中国人民银行的

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2) 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中央银行产生的原因;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如何理解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管理的银行;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的模式;中央银行的业务。

第七章货币理论(6学时)

(1) 教学主要内容

传统货币理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基本内容;凯

恩斯货币理论的基本内容;弗里得曼货币理论的基本内容;货币

需求与类型;货币供给的过程与货币供给量的决定;货币供给量

的调控;信贷平衡、财政收支平衡与货币均衡的关系;货币均衡

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系。

(2) 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近代货币数量论的内容;马克思关于货币必要量的公式及马克

思货币必要量理论的前提条件;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对传统货币

数量说有哪些发展和完善?新剑桥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

货币理论的发展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弗里得曼货币需求函数的含

义与货币供给理论的内容;适度货币需要量与实际货币需要量的

关系;货币供给量的决定因素;货币均衡的含义及标志;货币均

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系。

第八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6学时)

(1)教学主要内容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含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度量;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类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通货

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效应;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治理措施。

(2)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通货膨胀的特征;公开型与隐蔽型通货膨胀的度量标志;需

求拉上型通

货膨胀与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理论解释;通货膨胀的效

应以及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政策措施;我国近年来出现通货紧缩

的原因;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措施。

第九章金融与经济发展(6学时)

(1) 教学主要内容

金融抑制论的提出;金融深化论的提出;金融与经济发展的

关系;金融创新的原因;金融创新的内容。

(2) 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创新的含义;发展中国家金融抑

制的手段;衡量金融深化的尺度;金融深化的内容;金融工具创

新的内容。

第十章货币政策(6学时)

(1) 教学主要内容

货币政策的含义和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

中间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与财政政

策的配合及效果。

(2) 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及相互关系的认识;凯恩斯学派和

货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

择标准;中央银行如何运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经济;选

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类型;货币政策时滞的含义及其对政策效果

的影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方式及效果。

上一条:金融系深入学习学院提出的六种教学方法之成果
下一条:关于大学班委队伍建设探讨

版权所有 © 2005-2021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0035351号-2川公网安备 510124020003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