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学生活动

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学生课题作品)
来源: 发布日期:2015/12/25 点击量: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的实证分析

小组成员:吕海伦陈定蜀黄露瑶卿艺嘉

李卓霏杨瑾张莉刘茹怡

赵明钟晓冯仕菊

指导教师:刘伟

所在专业:金融系金融学

日期: 2015 年11 月22 日

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以经济

增长为前提,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我们通过采用1978

年至2013 年的统计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

的贡献,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检验;产业结构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th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ese economy has grown

steadi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conomic developments is premised on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strongly connect with industrial structure. By adopting

statistical data of 1978 to 2013. We’ll buil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o study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main industries. So that we can

obtain a result that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change the wa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 Economic growth, Three major industrie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Model tes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经济理论陈述.................................................................................................... 1

(一)三大产业划分........................................................................................ 1

(二)西方经济理论........................................................................................ 1

(三)我国学者做出的分析研究.................................................................... 2

三.数据说明............................................................................................................ 3

四、模型设定............................................................................................................ 4

五、模型参数估计.................................................................................................... 6

六、模型检验............................................................................................................ 8

1.经济意义检验................................................................................................ 8

2.统计检验........................................................................................................ 8

3.计量经济学检验............................................................................................ 9

七、回归模型的其他函数形式.............................................................................. 14

八、根据数据进行对GDP 的影响分析.................................................................. 15

九、政策建议.......................................................................................................... 16

十、参考文献.......................................................................................................... 18

1

一、问题的提出

20 世纪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

注的重要课题。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下,认为经济的增长是

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结果,总产出函数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以及技术变化的长期

作用结果。而结构主义非均衡增长理论则认为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关于竞争均衡的假设

在实际中并不成立,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实际中这种竞争均衡的假设是不可能存在的,

由于各个部门的生产技术、产品需求、要素供给等都是各不相同的,生产要素在不同

的部门其报酬率必然也就不相同,这样一来,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会使得

总产出增加,因而产业结构变动会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在不同部门间也

是不完全均衡的,经济的增长也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经济理论陈述

(一)三大产业的划分

世界各国把各种产业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通常的三

大产业是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

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上下水道、煤气、卫生部门;第三产业包

括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业、运输、通讯业、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

(二)西方经济理论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个经济通过专业化和社会分工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

而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经济的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一国国民生

产总值的增加来度量的。

早在1949 年库兹尼茨(Kuznets)论述国民收入的度量问题时就提出:一个国家国

民收入的度量必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衡量,而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又是由其生产方

式所决定的。为此,库兹尼茨用50 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制造业部门的

增加将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因此,有必要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研究和分析经

济增长。

钱纳里通过分析部门增长的决定要素出发,并利用51 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说明,当

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发生变化时,服务行业和农业变化最小,而制造业增长最大,由

此提出产业增长的模式,并认为这种工业化模式能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为此,许多

2

经济学家通过国别的经验数据从不同角度纷纷说明经济增长的工业化模式,但有经济

学家发现存在着大量经济事实与钱纳里的经济增长模式相反,他们通过经验数据说明

在人均收入水平很高时,服务行业的快速增长会降低制造业的规模弹性。

(三)我国学者做出的分析研究

1、对某个或某些省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对第一、二、

三产业进行了分析,得到的结论基本上认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对于哪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显著,看法不一,有的省份是第二产业对经济增

长影响最大,经济增长又反过来推动第一、三产业的发展。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不同省份的影响程度不一,但基本上认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小。

2、对我我国整体的分析,大多数学者是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理论进行

实证分析,来研究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得到的结论认为,在2002 年之前中

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制度改革和第三产业拉动,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

近几年来,学者对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主要是第二、第三产

业对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但近一两年来,又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

3

三.数据说明:

以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网站:《2014 中国统计年鉴》

年度GDP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年度GDP

第一

产业

第二产

第三产业

增长

增长

增长

增长

增长

增长

增长率增长率

1978 11.7 4.1 15.0 13.8 1979 7.6 6.1 8.2 7.9

1980 7.8 -1.5 13.6 6.0 1981 5.2 7.0 1.9 10.4

1982 9.1 11.5 5.6 13.0 1983 10.9 8.3 10.4 15.2

1984 15.2 12.9 14.5 19.3 1985 13.5 1.8 18.6 18.2

1986 8.8 3.3 10.2 12.0 1987 11.6 4.7 13.7 14.4

1988 11.3 2.5 14.5 13.2 1989 4.1 3.1 3.8 5.4

1990 3.8 7.3 3.2 2.3 1991 9.2 2.4 13.9 8.9

1992 14.2 4.7 21.2 12.4 1993 14.0 4.7 19.9 12.2

1994 13.1 4.0 18.4 11.1 1995 10.9 5.0 13.9 9.8

1996 10.0 5.1 12.1 9.4 1997 9.3 3.5 10.5 10.7

1998 7.8 3.5 10.5 10.7 1999 7.6 2.8 8.1 9.3

2000 8.4 2.4 9.4 9.7 2001 8.3 2.8 8.4 10.3

2002 9.1 2.9 9.8 10.4 2003 10.0 2.5 12.7 9.5

2004 10.1 6.3 11.1 10.1 2005 11.3 5.2 12.1 12.2

2006 12.7 5.0 13.4 14.1 2007 14.2 3.7 15.1 16.0

2008 9.6 5.4 9.9 10.4 2009 9.2 4.2 9.9 9.6

2010 10.4 4.3 12.3 9.8 2011 9.3 4.3 10.3 9.4

2012 7.7 4.5 7.9 8.1 2013 7.7 4.0 7.8 8.3

4

四、模型设定

分别绘制Y 与X1、X2、X3 的散点图。

5

由散点图,Y 与X1 的线性关系不是很明显,但Y 与X2、X3 的线性关系显著。

根据相关计量经济理论和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产出值的搜集,本文利用

1978 年至2013 年间的统计数据,决定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

t i Y    X  X  X  1 2 1 3 2 4 3

其中: t Y 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 1 X , 2 X , 3 X 分别表示第一、二、

三产业的年增长率, 1

 表示在不变情况下,经济固有增长率。可近似认为,表明国内

生产总值增长为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加权和,而1  i

 分别表示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增

长中的权数; i i X 1  则表示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i

 表示随机误差项。

通过上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产业每增长1 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GDP)会

如何变化。从而进行经济预测,为产业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与参考。

6

五、模型参数估计

运用eviews6.0 软件,对表一中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对所建模型进行估计,估

计结果见下图。

从估计结果可得模型:

1 2 3 Y 0.702924 0.194192X 0.447798X 0.290905X t    

(0.344817) (0.042829) (0.028578) (0.038472)

t  2.038546 4.534125 15.66929 7.561548

R2  0.964180, 2 0.960822

^

R  ,D.W  0.479181,F  287.1218

其残差值,拟合值,实际值图形结果如下:

7

8

六、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通过估计所得到参数,进行经济意义检验:

(1) 0.702924 1   ,当三大产业保持原有规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仍能增加 0.702924

个百分点。与预期的经济意义相符

(2) 0.194192 2 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一产业每增长 1 个百分点,国内生

产总值增加0.194192 个百分点;反之,降低0.194192 个百分点,符合经济现实。

(3) 0.447798 3 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二产业每增长 1 个百分点,国内生

产总值增加0.447798 个百分点;反之,降低0.447798 个百分点,符合经济现实。

(4) 0.290905 4 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每增长 1 个百分点,国内生

产总值增加0.290905 个百分点;反之,降低0.290905 个百分点符合经济现实。

综上可知,该模型与预期的经济意义相符。

2.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

R2的值越接近 1,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好;反之, R2的值越接近

0,说明回归直线对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差。由回归参数估计结果可得,样本决定系数

R 2 =0.964180,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60822,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2)F 检验

有模型可知总离差平方和TSS 的自由度为35(n-1),回归平方和ESS 的自由度为

3(k-1)。所以,残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32(n-k)。

: 0 0 1  i H  : 0 1 1  i H 

在0 H 成立的条件下,统计量

F= (ESS/(k-1))/(RSS/(n-k))=287.1218

而在α=0.05,n=36,k=4 时,查表得 (3,32) 2.90 287.1218 0.05 F   F  ,由此可知,

应拒绝原假设,接受1 H ,认为回归方程显著成立。

(3)t 检验

分别针对0 H :  0 i

 (i=1、2、3、4),给定显著性水平  0.05,查 t 分布表

得自由度为 n-k=32 的 ( ) 2.040 / 2 t n  k   。由上表中数据可得,与1

, 2

, 3

, 4

9

应的t 统计量分别为2.038546,4.534125,15.66929,7.561548;因而, 1

 的t 检验

小于 ( ) 2.040 / 2 t n  k   ,其t 检验不显著,但是模型的可决系数很高,F 检验值也明显

显著,这表明很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3.计量经济学检验

(1)随机扰动项的正态性检验

结果如下图所示:

我们看图形右侧的指标,将“Jarque-Bera”项的伴随概率“Probability”与显

著性水平0.05 比较,如果其大于0.05,则表明随机扰动项是正态的假设成立,否则

表明正态性假设不成立。

现在结果是0.895734,大于0.05,得到随机扰动项是正态的结论。

(2)多重共线性检验

由相关系数检验法得到如下相关系数矩阵:

10

由相关系数矩阵,X1、X2、X3 两两之间相关系数都很低,最高是0.553047,不存

在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可以判断该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这可能与选取变量为

相对数有关,降低了其共线性发生的可能。

(3)自相关检验

在给定  0.05,n=36,k '  3 ,查 D-W 统计表,得 1.258 L d , 1.651 U d 。由

0  .  0.479181 1.258 L DW d ,可知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正序列相关。

对于上述自相关问题的处理,我们采用科克伦-奥克特迭代法进行处理。

在命令栏输入:LS Y C X1 X2 X3 AR(1),得到结果如下图所示:

此时, D.W  2.207232 ,在给定  0.05,n=36, k '  3 ,查 D-W 统计表,得

11

1.258 L d , 1.651 U d 。由 1.651 .  2.207232  4   2.349 U U d DW d ,表明已经消

除1 阶自相关。

由LM 自相关检验结果如下:

1 阶:

2 阶:

表明该模型不存在1 阶自相关,也不存在2 阶自相关。

故该模型变为:

0.368896 0.254468 0.474954 0.281583 [ (1) 0.823851] 1 2 3 Y   X  X  X  AR 

(0.379547)(0.022470)(0.020540)(0.027624)

t 0.971939 11.32500 23.12312 10.19332

R2  0.988112, 2 0.986526

^

R  ,D.W  2.207232,F  623.3678

其残差值,拟合值,实际值图形结果如下:

12

由上图可知:可决系数R2、t 统计量、F 统计量均达到理想水平。

由模型可知,当第一产业增长1 个百分点时,我国经济增长0.254468 个百分点;

当第二产业增长1 个百分点时,我国经济增长0.474954 个百分点;当第三产业增长1

个百分点时,我国经济增长0.281583 个百分点。符合经济运行规律。

对新模型进行如下计量经济学检验:

(1)随机扰动项正态性检验:

结果如下图所示:

我们看图形右侧的指标,将“Jarque-Bera”项的伴随概率“Probability”与显

13

著性水平0.05 比较,如果其大于0.05,则表明随机扰动项是正态的假设成立,否则

表明正态性假设不成立。现在结果是0.308708,大于0.05,得到随机扰动项是正态的

结论。

(2)多重共线性检验

由相关系数矩阵,X1、X2、X3 两两之间相关系数都很低,最高是0.553047,不存

在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可以判断该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这可能与选取变量为

相对数有关,降低了其共线性发生的可能。

(3)异方差检验

利用White 检验,得到已下结果:

nR 2  13 .23129 ,显著性水平为 0.1524,大于 5%的显著性水平,故不存在异方

差。

14

七、回归模型的其他函数形式

与之前的回归结果对比,双对数模型的回归结果更好,说明GDP 的增长率与三大

产业增长率之间也可能是幂函数形式。但由于之前的回归结果比较好,且数据量更多,

双对数模型改善之处并不是特别明显,所以我们也可不做改进。

15

八、根据数据进行对GDP 的影响分析

由模型可知,当第一产业增长1 个百分点时,我国经济增长0.254468 个百分点;

当第二产业增长1 个百分点时,我国经济增长0.474954 个百分点;当第三产业增长1

个百分点时,我国经济增长0.281583 个百分点。

因而,由以上回归数据以及相关检验,我们得出了各个产业与我国GDP 增长的变

动关系。结论是:目前,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

产业。

就目前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情况可以得出:在我国,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而

第一产业的发展相对平稳,说明我国已优化了其产业结构,尤其是加大了第三产业的

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也遵循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经济的增长必然伴随着

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而产业结构的优化会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不同的经

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大致类型,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又决定了经济体

能够达到的高度。

16

九、政策建议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重工业轻服务业的思维方式,仍

是制约和限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思想根源。面对我国能源资源和环

境压力,依靠加大物质资源投入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

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需要建立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

的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

发展的产业格局;形成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

动转变的新局面。

(二)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建立以来,虽然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

逐年下降,但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逐年上升,说明科教兴农、农业产业化、

财政支持等农业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在提升,但就总体而言,

仍是我国的弱势产业。加强农业财政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

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尤其应加大资本、技术等要素

的投入,建立健全农村资本金融市场和生产要素流动市场,提高要素资源的使用效率。

提高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感的社会主义新农民。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

自建国以来,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业内部结构、地区结

构都存在差异。调整工业内部产业结构,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

和系统集成水平。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

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

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着重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创新

型国家,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

(四)积极推进服务业发展及转型。

要大力发展作为商品生产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的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其产业

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作用,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

点。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准。要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还

要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公司和

大集团,促进企业联合重组,实行网络化、品牌化经营。推进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能

够有效改变我国产业结构现状,更能够提高就业率,稳定民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17

同时,依据产业的关联性,将发展服务业与推进新型工业化有机结合,更能够有力的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努力创造和维护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企业遵循市场机制进行产业结

构优化升级;积极推进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通过深化改革,摒弃地方保护主义

和市场封锁,规避产业结构趋同,构建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健全企业市场退出机制,

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使各地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发挥地区优势,从而避免各地区在

同一产业上进行低水平重复和竞争。

18

参考文献:

[1]陈华,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J].统计与决策,2005.3

[2]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5.5,

[3]王怜,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业现代化,2007.5

[4]李延军,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研究[J].商业时代,2007.7

[5]《中国统计年鉴2014》

[6]张海英,周志刚.中国R&D 强度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14(6).

[7]王世伟.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复旦大学,2011.5

[8]王森.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探讨[J].商业时代,2014.7

[9]刘云峰.辽宁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4.9

[10]庞皓,计量经济学(第三版)[J].科学出版社,2014.6

上一条:穿越爱的荒原,摆渡心的长河
下一条:我国商品房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学生课题作品)

版权所有 © 2005-2021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0035351号-2川公网安备 51012402000396号